1.少年凌云志,昭通巾帼逐军梦
她来自云南昭通,是一个乐观开朗爱笑的女孩,性格活泼,细心体贴,热爱学习,喜爱运动。在校期间刻苦学习,同时经常参加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,曾担任过阳光篮球赛事的裁判组长并组织篮球赛,运动会期间荣获腰鼓比赛一等奖、校园运动达人,军训期间获军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。
沈思美刚上大学没多久就萌生了当兵的想法,渴望穿上军装,成为一名军人。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与对迷彩绿的执着,终于在2021年9月实现了军营梦。
2.军旅砺剑行,学子化鹰铸军魂
初入军营的新兵连训练成了她的第一关。被子要叠成“豆腐块”,跑操起步便是三公里,部队的高强度训练以及对内务卫生的高标准、严要求不仅没打败她,反而激发了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狠劲。每天早起一小时给被子掐线捏形,三公里不满意就加练,每晚结束三个一百才歇息,狙枪趴到手臂没知觉,匍匐爬到膝肘出血,军姿一站就是一上午,正步端腿端到腿抽筋,半夜紧急集合拉到神经衰弱……三个月后,三公里仅需13分钟,射击中靶率可达100%,两分钟仰卧起坐能做100+,全装高低网匍匐前进仅需20秒,手榴弹投掷远至35米,一跃成为新训期间的“神投手”“神枪手”。当举拳宣誓“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”的时候,吃的苦,流的汗都已化作肩上闪耀的军衔,变成了无上荣光,那一刻,终于实现了从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。而在军营中,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团结,懂得了什么是“战友情”。训练虽苦,但她深知她的肩上不只有枪,还有军人的职责和使命。从虫蛹蜕变成蝴蝶,需要时间、需要付出、需要汗水。新兵连就是她的结蛹期,是她不断跌倒再爬起来的攀登之路!
下连后的她被分到火箭军某作战单位通信连学习网络安防,成为作战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,虽无法冲锋陷阵,但后勤保障工作也不亚于上前线战斗。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线路信道的畅通、指挥命令的通达,保证指哪打哪,准时发射。她多次参与重大军事演习保障任务,2022年参加基地的通信大比武,刻苦钻研,没日没夜的训练,在和战友的共同配合下,成功荣获团旅级网络安防比赛团体第三名,个人综合能力第五名。2023年参加兼职卫生战士培训,在最后考核中,包扎固定搬运救治迅速准确,与战友协同一致,获得团队第二名,个人第四名的好成绩。
政治工作方面,强化政治意识,锻造过硬本领。在每月的政治理论考核中多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,也获得一次给全训练团的士兵上政治教育课的机会。除此之外,凭借多才多艺,担任政治讲师的同时又是文艺轻骑队的队员,多次参与旅内文艺汇演以及外围单位巡回慰问演出。2023年3月被单位领导发掘出口才能力后,成为单位军史馆的解说员,为来访首长领导以及官兵战友们解说我军光荣的发展史。
3.未来翱翔路,退役续辉煌,热血书华章
退役复学后,由一名军人再转换回一名大学生,可以说是突破了自我,平淡的岁月却让她收获了许多精彩的乐章,这段摸爬滚打的日子将使她永生难忘。即使退役脱下军装,她也会把军人的本色继续保持下去,永不褪色!总的来说,参军入伍让她经历了成长和挑战,她明白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和决心,以及对目标的坚定追求,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。
她说:“虽然这条路会很辛苦,但是一定要努力坚持,实现梦想!我相信未来的我会更加优秀!“一人当兵,全家光荣”,能成为一名军人,是我的荣幸,退伍后,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,为国防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!”
沈思美,运输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,长安大学弘毅中队队员,2021年9月入伍,2023年9月退役复学。在部队两次被表彰为“训练之星”,“新训标兵”“优秀学兵”“优秀义务兵”并记嘉奖一次。
